18歲女大學生患癌捐贈遺體! 脂肪肉瘤究竟離我們多遠?
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,面向于手机app应用、手赚app应用、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,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,APP图标排版、分类展示、大幅轮播图、热门/最新APP模块,二维码扫描下载,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,兼容IE9+、Firefox、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,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。
主题特点:
近日,18歲大一女生曹依婷決定捐獻遺體和器官一事,感動千萬網友。她身患脂肪肉瘤,經曆3次手術,6次化療,25次放療,在生命的最後一程,做出了這樣的選擇。
她說眼角膜捐獻,
可以讓別人替她多看看這世界
她也想捐獻心髒,
希望繼續感受那種心跳
隻有痛得不行,整個人很難受的情況下
她才會哭
她知道最後的結局是什麽,依然坦然麵對
就想“在”一天,就過好每一天
她請同學加媽媽微信,
拜托以後他們多安慰一下
她拿媽媽的手機去錄了很多視頻
和媽媽說,“到時候我‘不在’了,你可以看看”
她把各種賬號和密碼都告訴了媽媽……
主治醫生郭曉彤說她的脂肪肉瘤目前暫無特效藥,發病率約十萬分之一。
對於這種癌症,我們究竟了解多少呢?
01脂肪肉瘤和脂肪瘤的區別
脂肪肉瘤和脂肪瘤,都跟脂肪有關,一字之差到底有什麽區別呢?
脂肪瘤是一種良性腫瘤,不致癌。
它是大量的脂肪細胞堆積形成的腫物,對身體沒有危害。我們有時觸碰皮膚,感覺到的柔軟凸起可能就是脂肪瘤。它們一般會出現在手臂、大腿等部位。脂肪瘤通常無痛感。
而脂肪肉瘤卻是一種惡性腫瘤,會致癌。
它是由脂肪細胞異常增生導致的,屬於軟組織肉瘤的一種,可發生在身體的各種脂肪組織,但在腹膜後或者大腿內側更為常見。脂肪肉瘤會藏的很深,剛開始摸不到。但是長大後變得較硬。
脂肪肉瘤要比脂肪瘤硬,通常隻長一個。脂肪肉瘤在早期沒有外在表現,我們觸摸皮膚可能感受不到異常,除非晚期某些部位會出現疼痛感。
02脂肪肉瘤的病因和分類
導致脂肪肉瘤的主要因素尚不明確,主要是遺傳因素,例如染色體易位、基因融合,創傷、輻射等。
脂肪肉瘤主要有4種類型:高分化脂肪肉瘤、去分化脂肪肉瘤、黏液狀脂肪肉瘤和多形型脂肪肉瘤,它們四兄弟的攻擊部位、殺傷力、對化療和放療的敏感性各有不同。
高分化脂肪肉瘤:通常發生在腹膜後或近端出現緩慢增長的腫塊,占脂肪肉瘤的50%。通常惡性程度低,一般不會轉移,完全切除後預後良好。發生在腹膜後,縱隔或睾丸旁區域時,局部複發更為常見,對化療和放療不敏感。
圖1⠠影像學觀察到的腹膜後高分化/去分化脂肪肉瘤
⠨色箭頭是高分化脂肪肉瘤;紅色箭頭是未分化脂肪肉瘤
去分化脂肪肉瘤:較罕見,具有高度侵襲性,通常發生在腹膜後。
黏液狀脂肪肉瘤:較為常見,占脂肪肉瘤的30%,超過90%的患者是由染色體易位形成融合蛋白而導致的。對化療和放療較敏感。
圖2⠠影像學觀察到的大腿近端黏液狀脂肪肉瘤[1]
多形型脂肪肉瘤:較罕見,多在四肢出現,軀幹或腹膜後出現較少。
03脂肪肉瘤的症狀
脂肪肉瘤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,一般在40-60歲的成人中較為高發。
一開始可能會無症狀,但隨著腫塊的增大會出現壓迫症狀,如腹痛、呼吸困難、排尿時疼痛等。且在不同部位的症狀也有所差別。
例如:生長在腹膜後的脂肪肉瘤通常會導致體重減輕、消瘦和腹痛,並且可能由於壓迫腎髒與輸尿管而導致腎衰竭。
生長在腿部的脂肪肉瘤會導致皮膚下出現腫塊,疼痛腫脹,肢體無力。
04脂肪肉瘤的症狀
如果出現上述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。
目前的診斷方法一般是通過影像學檢查如X射線、CT掃描和MRI(磁共振成像)確定肉瘤的大小和發展程度,其次是通過活檢、熒光原位雜交和分子遺傳學方法等確定癌細胞類型,並製定相應的診療方案。
脂肪肉瘤的治療可用手術、放射、化療、靶向藥物治療等。
手術切除:手術的目的是去除所有癌細胞。醫生一般會清除整個脂肪肉瘤。如果腫瘤累及附近器官,醫生可能會建議其他治療方法來縮小脂肪肉瘤,使其在手術過程中更容易去除。
放射治療:放射療法使用強大的能量束(例如X射線和質子)殺死癌細胞。手術後使用放射治療有助於殺死殘留的癌細胞,防止複發。醫生也會在手術前使用放射療法使腫瘤縮小,以便切除整個腫瘤。
化學療法:化學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,但並非所有類型的脂肪肉瘤都對化療藥物敏感。手術後可使用化學療法殺死任何殘留的癌細胞,或在手術前縮小腫瘤。化學療法有時與放射療法結合。
靶向藥物治療:隨著精準醫學在腫瘤檢測及診斷治療的廣泛應用,對脂肪肉瘤的靶向用藥和免疫治療也在不斷進展。2019年發布的《CSCO軟組織肉瘤診療指南》推薦CDK4/6抑製劑呱柏西利(Palbociclib)獲用於腹膜後的高分化和去分化脂肪肉瘤患者。
脂肪肉瘤的預後根據其不同類型有所差異,多形型、高分化、黏液狀脂肪肉瘤五年存活率在50%以上。
05胖子易患脂肪肉瘤或者脂肪瘤嗎?
雖然脂肪肉瘤和脂肪瘤都與脂肪細胞有關,但它們與肥胖確實沒有關係。
脂肪瘤是局部的脂肪組織堆積,與全身肥胖無關。而脂肪肉瘤的致病因素還不明確,可能與遺傳、輻射、創傷等有關。
雖然和胖瘦無關,但是我們還是要在平時注意健康飲食,遠離致癌因素,有一個健康的體魄,如果出現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
患者素材丨南方日報
參考文獻
1.Lee, A.T.J. et al. Clinical and Molecular Spectrum of Liposarcoma. J Clin Oncol.2018. 36(2): p. 151-159.
2.Crozat, A. et al. Fusion of CHOP⠴o a novel RNA-binding protein in human myxoid liposarcoma.⠎ature, 1993. 363(6430): p. 640-4.
1 留言